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22篇
  免费   544篇
  国内免费   123篇
财政金融   230篇
工业经济   211篇
计划管理   2272篇
经济学   1582篇
综合类   1076篇
运输经济   109篇
旅游经济   168篇
贸易经济   656篇
农业经济   1004篇
经济概况   981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203篇
  2021年   189篇
  2020年   349篇
  2019年   218篇
  2018年   166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195篇
  2015年   248篇
  2014年   510篇
  2013年   539篇
  2012年   693篇
  2011年   861篇
  2010年   616篇
  2009年   558篇
  2008年   638篇
  2007年   474篇
  2006年   438篇
  2005年   285篇
  2004年   216篇
  2003年   182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7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World tourism cities perform multiple functions and exhibit various characteristics that influence tourism development within their boundaries. They are the main gateway for tourists visiting a country and their success has a direct impact on the visitor economy of that destination. London, the focus of this research, has been one of the world’s top tourism cities for many years, and a key gateway for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visitors. But despite the important role tourism plays in the economy of the city, there is limited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activity in the capital. Using London as an exploratory case study, this paper contributes to better understanding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policy makers when planning and managing tourism in world cities. The adopted research method offers the advantage of gathering insightful information using multiple data collection techniques. Examining this new evidence contributes to expanding the knowledge on the particularitie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one of the top world cities, which could help policy makers in their efforts to better prepare for potential challenges faced by these complex but important destinations.  相似文献   
12.
对于城市轨道交通来讲,在运行的过程中,直流牵引供电系统是使用最为主要的部件之一。在该系统应用的过程中,接触网残压问题是较为严重的问题,也是当前所出现问题当中比较普遍的一种。对于直流牵引供电系统来讲,当出现接触网残压问题时,可能会对人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同时也会使检修施工和接触网送电保护闭锁等相关工作受到影响,严重拖慢工作进度。因此,论文通过测试、仿真分析和模拟验证等方法,对城市轨道交通直流牵引供电系统接触网残压问题进行了研究与论述。  相似文献   
13.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构建基于底线预警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实施监督体系是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政策支撑。通过对生态修复规划实施监督体系建设的研究,把握底线控制与监测预警机制,对接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业务管理各项需求,搭建“五梯度四体系”的生态修复规划动态监测实施监督信息系统,构建以“七个一”为主要内容的生态修复规划底线预警监测评估机制,并与各层级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进行衔接,实现对生态修复规划实施的动态监测和预警。  相似文献   
14.
Our purpose is to explore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ility” when understood from a performative perspective, i.e. as a concept that is filled with meaning across time. Drawing on a 10 year-long study of the digital footprint of Stockholm Royal Seaport, claimed to be northern Europe's largest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district, we show that “sustainability” emerged as the project became associated with particular places, projects, histories, and technologies. This means that “sustainability” was local in that it was situated in the particular spatial context of the project; temporal in that it was situated in a particular time; and political in that it expressed particular values and perspectives. The study contributes to explaining why “sustainability” remains—and always will remain—a contested concept, which is why sustainability transitions are complex. Consequently, we suggest that the transition towards sustainability always involves the transition of sustainability, something that needs to be acknowledged in order for a transition to actually become sustainable.  相似文献   
15.
从1985-2018年海南城乡居民收入、消费数据出发,分别建立消费关于收入、消费差距关于收入差距的自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农村居民当期消费更易受近期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影响,具有不稳定性。再利用GM(1,1)模型预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结合自回归模型,完成未来10年海南城乡消费差距的预测: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将呈直线递增趋势,收入差距的增幅高于消费差距增幅。缩小海南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根本途径在于缩小收入差距,应因地制宜,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以土地资源配置方式遵从优势区开发原则到服从主体功能区分工协作规则演进规律,解释现行中国治理模式下国土空间管理逻辑。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和理论分析法。研究结果:传统优势区开发理念为早期区域发展带来了集聚与规模经济效益,但其内部仍存在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结构失衡等问题,降低了土地资源空间配置效率。主体功能区战略是传统优势区土地资源空间配置理念转型,是中国特定时期具有国家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关键在于明确地方土地资源空间配置核心定位,应以法律规范"央地"土地关系、差别化实施政策制度安排、引导公众参与规划决策、创新生态(经济)补偿机制。研究结论:不同分区土地资源空间配置关系协调是世界性问题,转型时期中国国土空间优化和规制治理重点在于厘清中央与地方事权关系,精准落地县域主体功能区建设,健全主体功能配套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的用地地块,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都会不同程度与规划用途产生差异,如何把握规划的实施程度是土地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方法]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通过对网络大数据可以真实地反映城市地块的真实使用状况。研究采用OSM(Open Street Map),对研究区进行城市地块的划分,形成街区尺度的城市地块。采用POI(Point of Interest)数据,建立了POI分类与城市用地分类的映射关系,计算了不同类型的POI数据的频数密度和类型比例,形成基于POI的城市地块用地类型识别方法,对研究区的城市地块进行土地利用现状识别。识别结果与第二次土地调查分类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方法的可行性。[结果]从泸州市的实证结果看,基于POI数据的城市地块识别结果与基于地籍数据的城市地块识别结果存在很大的差别。地籍数据主要是表针城市地块中不同实体的土地利用状况,两种数据采集的标准和表达的意义都不同,因此造成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性。[结论]研究认为,POI点有准确的空间位置信息和丰富的属性信息,主要是表征城市地块中不同实体的真实使用状况,可以较准确地判定快速发展的城市进程中的城市用地类型,能较为真实反映城市地块的现实使用状况,但也要注意POI数据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相似文献   
18.
以北京市平原造林工程为例,利用典型项目区调查数据建立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影响退耕农户行为意向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农户综合素质、家庭经济基础和农户土地依赖性对农户满意度和农户行为意向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同时,农户综合素质、家庭经济基础和农户土地依赖性还会通过农户满意度对农户行为意向产生影响。据此,后续城市造林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强对农户满意度的服务工作,同时根据个体农户特征,对被征地农户在再就业、技能培训、农地补偿等方面开展更具针对性的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9.
孔海东  张培  刘兵 《技术经济》2019,35(6):99-108
通过文献调查并结合案例的描述性分析,提出数字技术时代价值网络中不同行为主体之间的赋能内涵、关键维度以及基于赋能跨层次效应的价值共创行为分析框架。将"赋能氛围""主体赋能"分别作为价值网络中赋能的宏观维度和微观维度进行概念化。界定了两个维度的关键组成要素,分别包括信息共享、开放性结构、协同规则以及主体关系、资源整合和影响。构建了赋能的跨层次效应模型,分析了赋能的宏观-微观跨层次效应及其对价值网络生态和主体价值创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基于遥测信号的测距技术可以有效解决深空测距下行链路同时传输遥测、测距信号时出现的遥测数据传输速率受限、频谱带宽增加等问题,应用前景广阔。介绍了基于遥测信号的测距技术发展历程,重点总结了其中的关键技术,包括上行测距码的选择、遥测帧的设计和传输、PN码相位估计算法,最后探讨了其发展趋势。基于遥测信号的测距技术适应未来深空测距的发展需求,是深空测距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